序号 | 科学部编号 | 项目名称 | 中方 申请人 | 依托单位 | 俄方 申请人 | 依托单位 |
1 | 1201101320 | 集体识别方法与模型中新的优化问题研究 | 王丽平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Oleg Senko | 俄罗斯科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控制联邦研究中心 |
2 | 1201101328 | 同步辐射表征和理论建模的先进能源材料研究 | 刘庆华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Mikhail A. Soldatov | 俄罗斯南联邦大学 |
3 | 1201101336 | 三维可积系统的微分几何方法 | 屈长征 | 宁波大学 | Maxim Pavlov | 俄罗斯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 |
4 | 1201101343 | 一致精度的混合激波捕捉格式 | Alexander Kurganov | 南方科技大学 | Vladimir Ostapenko |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流体力学研究所 |
5 | 1201101346 | 基于观测和数值模拟的特殊变星活动性及演化研究 | 姜晓军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Mikhail Sachkov | 俄罗斯科学院天文研究所 |
6 | 1201101347 | 含冲击损伤层状复合材料动态性能的高效数值和半解析方法模拟与分析研究 | 谷岩 | 青岛大学 | Mikhail Golub | 库班国立大学 |
7 | 1201101352 | 强脉冲离子束束流输运的研究 | 乐小云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ndery Stepanov | 托姆斯克理工大学 |
8 | 1201101354 | 液相有机物(含重油)中微波放电等离子体产氢特性研究 | 孙冰 | 大连海事大学 | Yuri Lebedev | 俄罗斯科学院 |
9 | 1201101370 | OH超脉泽星系的射电性质与结构研究 | 吴忠祖 | 贵州大学 | Yulia Sotnikova | 特殊天体物理天文台 |
10 | 1201101371 | 平衡及非平衡条件下极化超流体的维度过渡 | Rubem Mondaini | 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 Evgeni Burovski | 莫斯科经济高等学院应用数学系 |
11 | 2201101367 | 基于新颖手性含氮杂环构筑基元的大环超分子化学 | 王梅祥 | 清华大学 | Sergey Vasadze | 俄罗斯科学院泽林斯基有机化学研究所 |
12 | 2201101378 | 肿瘤相关miRNAs的单细胞分析和比率荧光成像 | 赵书林 | 广西师范大学 | Ivan Yu. Sakharov | 莫斯科大学 |
13 | 2201101381 | 含氟卡宾的新型反应 | 胡金波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Alexander Dilman | N. D. Zelinsky 有机化学研究所 |
14 | 2201101387 | 基于含氮聚合物的碳基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 杨培霞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OLEG LEVIN |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 |
15 | 2201101389 | 用于上转换发光的新型纳米结构 | 黄岭 | 南京工业大学 | Sergey Feofilov | Ioffe 物理技术研究所 |
16 | 2201101394 | 近红外吸收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基高效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 邹应萍 | 中南大学 | Mukhamed L. Keshtov | 俄罗斯科学院元素有机化合物所 |
17 | 3201101703 | 多聚谷氨酰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脑干病理机制研究 | 王升 | 河北医科大学 | Sergey Kasparov | 伊曼努尔·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 |
18 | 3201101708 | 中亚地区(青海高原和西西伯利亚南部)代表性水鸟肠道微生物组与病毒组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 王稳 | 青海大学 | Kirill Sharshov | 俄联邦基础医学与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
19 | 3201101711 | 节节麦天然分布区东部边缘(中国黄河流域)居群的遗传变异与进化研究 | 郝明 | 四川农业大学 | Alexander Ju. Dudnikov |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细胞与遗传研究所 |
20 | 3201101730 | 利用纳米材料提高盐胁迫下的光合作用效率和作物产量 | sergey Shabala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Vladimir Kreslavski | 俄罗斯科学院 |
21 | 4201101240 | 黑龙江杂岩在俄罗斯远东的北延与布列亚-佳木斯地块之间的构造演化 | 许文良 | 吉林大学 | Andrey A. Sorokin |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地质与自然管理研究所 |
22 | 4201101255 | 中国北方和俄罗斯远东煤系中关键金属:来源与赋存状态 | 代世峰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Irina Tarasenko |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远东地质研究所 |
23 | 4201101261 | 地下水中地质成因钨的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意义 | 郭清海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Georgii Chelnokov | 俄罗斯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24 | 4201101269 | 华南地区新生代种子植物生殖器官和相关叶的分类、古生态及演化 | 金建华 | 中山大学 | Natalia Maslova | 俄罗斯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 |
25 | 4201101274 | 空间天气与地震作用关系研究 | 泽仁志玛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Victor Novikov | 俄罗斯科学院高温研究所 |
26 | 4201101279 | 俄罗斯远东与中国近岸环境中间歇性富营养化特点的对比分析 | 张经 | 华东师范大学 | Pavel Ya Tishchenko | 太平洋海洋研究所 |
27 | 4201101281 | 气候波动下的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及其与河岸林蒸散过程之间的联系:干旱和湿润环境的比较分析 | 王平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Sergey Pozdniakov | 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 |
28 | 4201101287 | 利用扫描激光雷达对亚热带(合肥)和温带(托木斯克)卷云镜面反射效应研究 | 王珍珠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Anatoli Borovoi | 俄罗斯科学院大气光学研究所 |
29 | 4201101297 | 大地电磁强噪音压制的Multi-RRMC技术及其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印支块体地壳流追踪中的应用 | 白登海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Ivan Varentsov | 俄罗斯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电磁研究中心 |
30 | 4201101300 | 断层亚失稳与地震短临前兆物理机制的实验与野外研究 | 姚路 |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Sergei Bornyakov |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地壳研究所 |
31 | 4201101314 | 中亚干旱区咸水湖的生物沉积作用及对古生态古气候研究的重要性 | 刘卫国 |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 Sergey Krivonogov |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部地质矿物研究所 |
32 | 4201101329 | 新生代关键气候转型期俄罗斯(亚洲部分)、哈萨克斯坦及中国西南的植物多样性演变 | 苏涛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Anna Averyanova | 俄罗斯科学院柯马洛夫植物研究所 |
33 | 5201101702 | 用于新型无机电子化合物发现的拓扑-量子力学混合方法发展 | 王俊杰 | 西北工业大学 | Vladislav Blatov | 萨马拉国立技术大学 |
34 | 5201101703 | 基于Ca-Co-O氧化物和改性碳纳米管的磁性复合材料的热电性能 | 王洪超 | 山东大学 | Anatoly Romanenko |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尼古拉夫无机化学研究所 |
35 | 5201101709 | 增材制造技术中激光加热金属表面与保护气体间的非线性光学效应与热效应问题研究 | 杨永强 | 华南理工大学 | Nikolay Rosanov | 艾菲研究所 |
36 | 5201101712 | 海洋平台地震损伤场景演化及抗震能力极限状态研究 | 林红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Alexander Uzdin | 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 |
37 | 5201101728 | 移动接触线调控及其强化传热机制 | 孙成珍 | 西安交通大学 | Igor Marchuk | 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 |
38 | 5201101732 | 极端条件下未知地外天体星壤超声波钻进物理机制及规律研究 | 全齐全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Roman N. Golykh | 国立阿尔泰技术大学工艺学院 |
39 | 5201101735 | 再生保温混凝土热损伤理论与预测模型 | 张玉 | 太原理工大学 | Selyutina Nina |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 |
40 | 5201101737 | 新型有机/无机功能铁电单晶与织构陶瓷开发及微纳结构调控 | 柯华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Elena Balashova | 俄罗斯科学院约飞物理技术研究所 |
41 | 5201101738 | 应用正电子谱学研究钛合金高速切削表面氧化膜形成机理 | 李金泉 | 沈阳理工大学 | Roman Laptev | 托木斯克理工大学 |
42 | 5201101752 | 剧烈塑性变形法制备纳米晶锌锂系可降解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与生物学性能研究 | 郑玉峰 | 北京大学 | Olga Kulyasova | 乌法国立航空技术大学 |
43 | 5201101753 | 微/纳织构表面低温膜态沸腾蒸汽层滑移研究 | 李昱鹏 | 大连理工大学 | Sergey V. Starinskiy |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热物理研究所 |
44 | 5201101758 | 新型磁热材料磁场循环稳定性研究 | 胡凤霞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Adler Gamzatov | 俄罗斯科学院达吉斯坦科学中心物理研究所 |
45 | 5201101768 | 中俄大型城市暴雨时空变异性及其对径流水质的影响对比研究 | 周正正 | 同济大学 | Seyrgey Chalov | 莫斯科大学 |
46 | 5201101771 | 电炉粉尘/生物炭复合体系的微波热效应及其调控研究 | 彭志伟 | 中南大学 | Anton Anzulevich | 车里雅宾斯克国立大学 |
47 | 5201101773 | 基于多模型组合架构的螺旋桨/导管桨水动力及其与壁面相互作用研究 | 张嶔 | 中国海洋大学 | Matvey Kraposhin | 俄罗斯科学院系统编程研究所 |
48 | 5201101775 | 计及灵活性资源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研究 | 杨德昌 | 中国农业大学 | Nikita Tomin |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能源研究院 |
49 | 5201101776 | 磷酸三苯酯燃烧的详细化学动力学机理研究 | 杨斌 | 清华大学 | Shmakov Andrey |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化学动力学和燃烧研究所 |
50 | 5201101778 | 导电聚合物用于水溶液可充锌离子电池的改性研究 | 付丽君 | 南京工业大学 | Veniamin Kondratiev |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 |
51 | 6201101323 | 绳系微小卫星编队飞行动力学分析与协同控制 | 郭永 | 西北工业大学 | Zabolotnov Yuriy | 萨马拉大学 |
52 | 6201101324 |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长输管道监测研究 | 陈鸿龙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Vladimir Shakhov | 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 |
53 | 6201101335 | 现代光学应用中的光栅多层膜设计基础研究 | 程鑫彬 | 同济大学 | Yury Gennadievich Smirnov | 俄罗斯奔萨国立大学 |
54 | 6201101342 | 面向应用的极低工作电压回旋管研究 | 傅文杰 | 电子科技大学 | Mikhail Glyavin | 俄罗斯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
55 | 6201101344 | 二维纳米材料半导体气体传感器 | 李晓干 | 大连理工大学 | Marina Rumyntseva | 莫斯科国立大学 |
56 | 6201101347 | 多模态医学大数据驱动的慢病早筛与预测知识支持系统研究 | 顾东晓 | 合肥工业大学 | Aida Khakimova | 俄罗斯物理与技术信息学研究中心 |
57 | 6201101348 | 不确定条件下传质过程的预测建模 | 杨帆 | 清华大学 | Andrei Torgashov |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自动化和控制过程研究所 |
58 | 8201101285 | 低氧适应中阿片与腺苷信号对线粒体功能的调节 | 付锋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Leonid N Maslov | 俄罗斯托木斯克国家医学研究中心,心脏病学研究实验室 |
59 | 8201101299 | 西方饮食对大脑神经元-胶质细胞的交互作用 | 余曙光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Alexey Semyanov | 俄罗斯科学院 |
60 | 8201101307 | 中俄不同血清型肾综合征出血热miRNA表达谱分析及预警平台的建立 | 王国庆 | 吉林大学 | Elza Khusnutdinova | 巴什基尔国立医科大学 |